热机的四个发展过程图-锐达机械
Website Home
活塞式内燃机的工作循环是由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等四个工作过程组成的封闭过程。
周而复始地进行这些过程,内燃机才能持续地作功?

四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即上下止点之间往复移动四个行程,相应地曲轴旋转了两周,故称为四行程/冲程发动机。
其中,只有第三行程作功,其余三个行程为辅助行程,且消耗一部分能量。

1.进气行程:活塞在曲轴的带动下由上止点移至下止点。
此时排气门关闭,进气门开启?
在活塞移动过程中,气缸容积逐渐增大,气缸内形成一定的真空度?
(汽油机)空气和汽油的混合物通过进气门被吸入气缸,并在气缸内进一步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
(柴油机)吸入的是空气!

2.压缩行程:进气行程结束后,曲轴继续带动活塞由下止点移至上止点。
这时,进、排气门均关闭?

随着活塞移动,气缸容积不断减小,气缸内的混合气被压缩,其压力和温度同时升高。
3.作功行程:压缩行程结束时,(汽油机)安装在气缸盖上的火花塞产生电火花,将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点燃,火焰迅速传遍整个燃烧室,同时放出大量的热能!
燃烧气体的体积急剧膨胀,压力和温度迅速升高!

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活塞由上止点移至下止点,并通过连杆推动曲轴旋转作功。
这时,进、排气门仍旧关闭。
(柴油机)在压缩行程结束时,空气温度升高,喷入柴油,柴油自燃膨胀做功。

4.排气行程:排气行程开始,排气门开启,进气门仍然关闭,曲轴通过连杆带动活塞由下止点移至上止点,此时膨胀过后的燃烧气体(或称废气)在其自身剩余压力和在活塞的推动下,经排气门排出气缸之外。
当活塞到达上止点时,排气行程结束,排气门关闭;
(由于看了几天,不知道这里该怎么上传图片,放在了“上传文件”中,顺序一样)吸气冲程、压缩冲程、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惯性完成的;
只有做功冲程是靠气体做功完成的!
热机的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四冲程就是两周转,就是做一次功,就是吸气一次,就是耗1缸油。

热机的发展史:蒸汽机→蒸汽轮机→内燃机→喷气发动机→火箭发动机。

热机种类很多,按工质接受燃料释放能量的方式,分为内燃机和外燃机。
热机在人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工具都靠它提供动力!
热机的应用和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快速发展,也不可避免地损失部分能量,并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热机是利用内能来做功的机器。

热机的工作原理:由内能通过做功转化为机械能。
例如:酒精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热量传给水,水沸腾后将瓶塞顶出去,水蒸气的一部分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
图西人采用了原为胡图人所操的卢安达语和隆地语(Rundi),这两种语言是能互相听懂的班图语电脑的基本电子器件按其发展过程,经历了电子管电脑、晶体管电脑、集成电路电脑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电脑?
电子管电脑——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于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美国国防部用它来进行弹道计算?

它是一个庞然大物,用了18000个电子管,占地170平方米,重达30吨,耗电功率约150千瓦,每秒钟可进行5000次运算,这在现在看来微不足道,但在当时却是破天荒的。
ENIAC以电子管作为元器件,所以又被称为电子管计算机,是计算机的第一代。
电子管计算机由于使用的电子管体积很大,耗电量大,易发热,因而工作的时间不能太长。
晶体管电脑——晶体管制造的电子计算机?
国外第二代电子计算机的生存期大约是1957-1964年;

其软件开始使用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语言,如fortran、algol等。

中国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于1967年制成,运算速度为每秒五万次。
集成电路电脑——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的电子计算机!
1964年开始出现,60年代末大量生产?
中国于1970年研制成第一台集成电路计算机;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电脑——1967年和1977年分别出现了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由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组装成的计算机,被称为第四代电子计算机。
美国ILLIAC-IV计算机,是第一台全面使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和存储器的计算机,它标志着计算机的发展已到了第四代!
1975年,美国阿姆尔公司研制成470V/6型计算机,随后日本富士通公司生产出M-190机,是比较有代表性的第四代计算机!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1968年开始研制第四代机?
1974年研制成功ICL2900计算机,1976年研制成功DAP系列机。
1973年,德国西门子公司、法国国际信息公司与荷兰飞利浦公司联合成立了统一数据公司;
共同研制出Unidata7710系列机!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鼠疫杆菌在蚤体内的发展过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蚤叮咬败血症宿主吸血时鼠疫杆菌被吸进消化道内。

在蚤消化道内的适应。

在蚤消化道内增殖、积累和保存。
在蚤的前胃内形成菌栓,通过栓塞蚤吸血而感染宿主?
热机的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活塞压缩,把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在冲程末,火花塞点火,燃气推活塞,把燃气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活塞运动方向是由上至下、由下至上、由上至下、由下至上;

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往复运动2次,曲轴连续转动两周。
在人们身边,可以看到许多能量转换的例子:电灯把电能变成光和热,发电机把机械能变成电能。

这都是经过某种装置或方式,把能量从一种形式变为另一种形式的例证。

把内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统称为热机。
热机是热力发动机的简称;
热机的种类很多,常根据燃料燃烧的方式分为内燃机和外燃机两大类!

热机工作时需要热源和冷源。
热机先从热源吸收热量,再把热量释放到冷源,在这种吸热和放热的过程中,可以把部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热机工作中需要的内能可以来自燃料燃烧、原子能释放、太阳照射等!
热机所用的工作物质是水蒸气、燃气等气态物质!
热机的应用十分广泛,如各种汽车、轮船和飞机等都使用热机。

但热机只能转换吸收内能中的一部分,即热机的效率不可能达到100%。

i1、热机是指各种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
2、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内能再转化成机械能的机器动力机械的一类,如蒸汽机、汽轮机、燃气轮机、内燃机、喷气发动机;
3、热机通常以气体作为工质(传递能量的媒介物质叫工质),利用气体受热膨胀对外做功。
4、热能的来源主要有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原子能、太阳能和地热等?